跳到伊甸基金會志工專區主要內容
:

伊甸基金會志工專區首頁

:
首頁 > 服務分享 > 【愛上雲志工】在助人中學習成長

2022/11/09

【愛上雲志工】在助人中學習成長

我是志工蔡曦恩,今年22歲,先來說說我的經歷,我的身份很奇妙,是一個志工,但也是一個身心障礙者,我患有亞斯伯格症、重度憂鬱症、思覺失調症,領有輕度身心障礙手冊,平時被安置在日間照顧機構,儘管如此,我依舊有顆想要幫助他人的心,想要幫助跟我一樣的人,因此我在空大修習社工專班,並在天使心擔任慢飛天使托育志工,及紅心字會受刑人家屬關懷志工,有天因緣際會下,在臉書上看見伊甸雲志工的招募網站,當時的我抱持著多方嘗試,也算當作為了未來的實習做準備的心態,加入了雲志工的行列,也在這當中開始了一場蛻變的旅途。

第一期我服務的個案是來自宜教院的爺爺,一開始我十分緊張,雖然過往在天使心及紅心字會已經有大量的陪伴服務經驗,但是多半是純陪伴兒童玩樂,較不需言語溝通,成人陪伴是我踏入的新領域,一開始,我不知道該怎樣開口,很害怕自己會不會一開口又在自顧自的講話,只講自己的長才,或是自己在書本上讀的各種理論,好險有另一位志工夥伴帶領著我,讓我知道該如何配合她跟爺爺聊天,並且那位同工姐姐還很巧妙的在服務當中安排時間讓我適當的分享我的音樂長才,攀岩技能及義大利語能力,在這過程中我找回了自信,並且慢慢的可以試著練習在人際溝通時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宜蘭爺爺跟志工同工姐姐成了我的第一個練習老師,這是我第一次聊天時將話題從自己轉移到他人,我的世界第一次有了別人,自閉症的繭殼慢慢的有了裂縫。

到了第二期,我成了學姊,是團隊裡最資深的志工,這次我服務的是蒲公英小作所的姐姐,她是一個很內向的姐姐,有了上期的經驗,我也漸漸的得心應手,開話題變得不再是那麼的困難,雖然在過程中還是必須集中自己的意志力才能將話題麥克風交給別人,不是自己一直握著,並且講話的步調要配合別人,不能自己一直暴衝,我開始學習關心別人的生活,不是只分享自己,開始學習觀察別人需要甚麼,而不是只給自己想給別人的,記得第一期時,我一心只想要帶自己想帶的音樂活動,完全不顧個案需求,漸漸的我開使問姐姐想要聊甚麼,這個禮拜過的如何等,雖然最後因為駕訓班我不得不暫時離開服務,但我十分期待下期服務。

在這兩期的服務中,除了慢慢的克服了社交障礙之外,我也開始慢慢的檢視自己對自己的自我價值,過去我曾經歧視著自己的障礙,但是看著這些哥哥姐姐們,我都稱他們為天使,為什麼一樣的障礙我卻要視自己為垃圾,我開始努力的練習接納跟別人不一樣的自己。原本,因為無意間翻到自己的診斷書而想放棄讀了一半的社工系,但是在服務過程中我發現縱使是這樣的自己也能幫助人,因為只要努力障礙是可以被克服的,而且自閉賜給我的超強記憶讓我可以記得個案說過的所有事,讓我可以更快找到話題,是助人者的一大優勢,雲志工讓我找到了藏在自閉症中的祝福,給我繼續走社工系的勇氣,雖然我還沒羽化成蝶,但我確信的是在這些服務過程中關著我的自閉之繭已經慢慢破開,我跟個案們共同成長,我想跟所有我服務過的哥哥姐姐說謝謝你們陪我一起成長,上帝造人每個人都是美麗的鳳蝶,要經過自己一番掙扎後才能在花朵間飛翔,共勉之。

志工 雲志工曦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