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1/01
【愛上雲志工】善用科技,將愛連結
契機
我是一位助人工作的學習者,短暫停留過照顧精神疾病者的白色巨塔,重新回到校園修煉,又再度掉入論文的深淵,難忘自己喜歡直接服務的初衷,卻也因為種種原因將自己封閉在少與人接觸的空間,對人生迷惘之際,看到FB上宣傳著雲志工的宣傳廣告,好奇這樣的服務會長成什麼樣子?封閉的身心障礙服務氛圍將如何突破保護的藩籬,運用科技與這個世界連結?以及服務單位又如何兼顧保護服務使用者,與透過雲端管理服務提供者?這樣的服務方式能否適用於身心障礙者?服務的效果將會如何?展開了參與雲志工之路。
與人接觸的生命學習
「每周一個小時的視訊聊天」是我原來對雲志工的初步認識,乍聽之下似乎是很容易的時間消磨,但實際上,與人接觸是需要花很多力氣與心思的。面對鏡頭前完全陌生的人,我該怎麼表達、表現能讓他接到我真誠的關心?如何能帶著以「夥伴關係」價值信念與其建立關係?當服務使用者在陌生且表達能力有限的狀況下,又如何拓展與延伸話題?雲志工本身是需要許多準備的,包含對自己的價值信念有所認識、對他者的觀點保持開放的態度與好奇心、從一次次的經驗中練習語意的表達,也要多方涉略不同的議題,開啟對話的可能性,在每次的對話中也必須對服務使用者的表達帶著多元文化的敏感度,在可能片段、天外突來一筆的表達內容之中,都可能包裹著其內在議題的意涵,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從有資源的眼光看見更多可能
而從與服務使用者對話的過程中,我看見了身心障礙刻板印象的的枷鎖不僅封閉這世界對身心障礙的認識,也禁錮身心障礙者本身對自己的認識,印象深刻的議題也同於近期很火紅的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中提及的,在家長式的保護傘、人際需求伴隨著人際互動的可能發展與限制、親密關係需求等,而透過雲志工的接觸,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帶來無遠弗屆的便利性與即時性,而能創造一個對話的空間,由不同文化、生活背景、價值信念的參與者開啟對話,展望新視角與多元樣貌的可能性。如果我們願意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多一些鼓勵,我們更可以看到他身上的資源與優勢,看到很多可能性!而這也正是突破重重藩籬的最合適的鑰匙!再從「我們與服務使用者同身而為人,對生命有所渴求及被愛的需要」的基礎同理出發,對話過程中也能看見每位身心障礙者都有單純、細膩又敏感的心意,他們期待被溫柔地承接,也希望得到溫暖的回饋,他們也具有獨特的表達愛的方式,與愛人的能力。
用愛串連,形成善的循環
最後,我也學習到科技在妥善的規劃與運用下,可以成為助人工作的輔助工具,尤其在疫情肆虐下,切割人與人之間的身體距離,藉由視訊的方式能夠將愛重新連結起來,滿足服務使用者親情維繫,以及與外界互動的人際需求,更推動了身心障礙者與這個世界的相互融合。期待雲志工的理念與服務模式可以更拓及助人工作的服務領域,以及受訓於雲志工的夥伴也能夠在生活中持續延伸與人接觸的精神,在社會中形成一個友善的循環。
志工 雲志工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