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伊甸基金會志工專區主要內容
:

伊甸基金會志工專區首頁

:
首頁 > 服務分享 > 【愛上雲志工】障礙是他們的一部份,並不是全部

2023/02/10

【愛上雲志工】障礙是他們的一部份,並不是全部

身為社工系學生,我一直都不是特別開朗或健談的人,同時也因為過去一些不好的生命經驗,讓我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有蠻嚴重的焦慮感。

參與這項志願服務的初衷是為了克服自己在這方面的障礙,同時也為了在將來成為一個專業助人工作者做準備,綜合考量之下,我選擇參與了伊甸雲志工這項服務。

雲志工給予我最大的收穫在於嘗試與不同類型的服務使用者建立關係,以及磨練自己隨機應變的能力。

我所接觸的個案類型多元例如:智能障礙者、腦性麻痺者:不同類型的個案在溝通時都具有一定的難度與挑戰,比如:智能障礙者因為理解能力的限制,因此在聊天的過程中很可能無法理解志工想要表達的內容,導致雙方在溝通時產生障礙,為了因應這個狀況,我選擇了在每次的線上服務開始前製作簡報,以大量圖片代替文字,讓服務使用者能夠更了解活動的內容,引起服務使用者的共鳴與興趣。

腦性麻痺的服務使用者在表達方面略微吃力,因此耐心的等待是整個服務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項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能夠建立起彼此的默契,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能夠了解對方想表達的意思。

關係的建立對我而言始終不是容易的事,而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期,過程中也可能會經歷到個案的牴觸,但是只要經過不懈的努力溝通,都有機會讓彼此的關係更加親近。

看著服務使用者從害羞與退卻、到敞開心房與勇敢表達,對我而言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在與服務使用者接觸的過程中,我深刻的體悟到其實並不只是我們在服務他們,很多時候,我們也從服務使用者身上得到許多寶貴的經驗。

根據連續兩期雲志工服務中我所觀察到的服務使用者,並從他們身上所學習到的。

比如:口語能力較佳的院生會協助口語能力較為欠缺的院生做翻譯,行動能力較佳的院生會協助行動不便的院生推輪椅, 這種互助的精神令我為之動容。

在每次接觸服務使用者時,我都會有各式各樣的收穫與生命體悟。

我認為在擔任助人者角色的同時,服務他人並不只是施予的單一過程,而是助人者與服務對象之間的雙向回饋。

有很多的時候,大眾可能只會看到障礙者生理、心理層面上的限制,可能需要被同情、保護、或是照顧,但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透過長時間的接觸以及陪伴,我認為障礙是他們的一部份,但並不是全部。

看見他們同樣身為人的本質,而不是因為他們身體上的缺陷就將他們標籤化。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陪伴、與傾聽,雖然成效一開始可能沒有那麼的顯著,但是只要你耐心的等待,一定能夠給你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收穫,這也是擔任雲志工讓我覺得最有意義的地方。

 

志工 雲志工紫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