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志工女王 / 李玉齡 |
2014-12-02 |
她是志工女王。
在「伊甸」當了將近10年的輪椅舞志工,參與輪椅舞表演將近100次,志工李玉齡所投入的精神絕對超過這8萬7千6佰小時。
玉齡說:「會開始10年前的第一次,是因為當初要寫碩士論文『悲劇美』,覺得坐輪椅的人應該蠻悲的,接觸之後,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黑暗,或許是運動改變了他們、也許是輪椅舞改變了他們、也有可能是我遐想的誤解,後來論文的題目就改成『零零與一一的對話』,零零就是輪椅的兩個輪子,一一就是我們的兩隻腳,透過這個運動來做心靈上的對話。輪椅舞對我來說是一種『藝術美』,在參與的過程,我的心靈也轉換到了另一個「新」的世界。」
100%的志工
輪椅舞志工的角色簡單來說,就是當輪椅舞者的舞伴,一起練舞、一起去表演,而每次看到玉齡的演出,都讓人為之驚艷,是甚麼原因會讓人把視線都停留在她身上呢?
她沿用了論文『零零與一一的對話』概念到志工服務上,為了讓輪標舞表演得更好,就另外去學了國標舞,再安排輪椅舞者和國標舞者做雙向交流,讓大家看到有意義和可以互相學習的地方。
身為體育老師的玉齡,對運動防護、運動安全都很有興趣,當志工的初期也試著當義務老師,上課之前幫輪舞者引導上本身的運動,因為對她來說,除了舞技之外,身體的柔軟度、舞蹈的方向概念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當我在教別人的時候,就會去了解這個運動的限制在哪裡,我自己試著跟他們體驗的又不一樣,站在別人的位子去想,同時傾聽自己的聲音。」百分之百付出的玉齡說。
在幫助輪舞者作肢體開發,玉齡的心裡同時得到啟發,她兒時的的夢想不是要當體育老師,而是服裝設計師,所以她也會親自手縫舞衣,這樣不僅可以省下一、兩萬元買舞衣的錢,即可想辦法配合舞伴的舞衣款式,在不同的角色之中,做到一致的和諧性。
玉齡無論是跟自己的關係、跟輪椅舞者的關係、甚至是跟輪椅的關係,做了多層次的對話,這些在台下的用心,帶來台上每個精采的演出。
當志工很簡單?
「當志工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是學校和家庭教育教不來的,不是只有付出、貢獻,而是我在伊甸的輪椅舞團可以學習到很多。」得過志工榮譽獎的玉齡說。
記得有一次,我自告奮勇的去幫忙搬輪椅,因為不知道要怎麼搬,反而讓自己受傷了,最後坐上輪椅是我,有很多細節我沒有注意,反而要別人幫助我,當志工一定要去了解,了解是幫助的第一步,不一定要深刻去體驗身障者的難處,而是了解他們的難處在哪裡,我可以怎麼幫、甚麼是他們可以自己做的。
臉上永遠掛著一絲笑容的玉齡說:「我的腳多了一塊副舟狀骨,其實我不適合跳、踮、轉圈等的舞蹈動作,再加上跳舞需要穿高跟鞋,有時候還得托著輪椅舞伴做一些動作,我的腳其實很痛,幾乎是邊跳邊流淚,而我的舞伴郭文生,常常會鼓勵我,在台上會跟我說加油,打氣之類的話;有一次抱病表演,ending pose的時候因昏迷數秒,還跟文生的頭撞在一起,一下台文生就馬上關心我,問我:還好嗎,趕快坐下來休息,雖然我是志工,不過卻得到這份溫暖,所以關心別人的心會一直一直的再增加,再把愛傳出去…」
再回過頭來看,其實這點點滴滴會影響我在學校的教學方式,我會特別留意學生的安全,著重學生心靈層面的部分,也提醒自己,就算工作偶爾覺得疲累,熱忱也不能被澆熄。
玉齡說,在這個舞團,跟大家一起跳舞,心裡是很滿足的、很快樂的,所以輪椅舞,除了舞蹈以外,有更多值得體會的地方…
最後玉齡也呼籲大家,不管甚麼時候「時時」都可以做志工、「處處」都可以做志工、「人人」都可以當志工,只要多留意身邊有需要幫忙的人、事、物,也只要開一個口,關心的問:「需要我幫忙嗎?我找人來幫你好嗎?」,她覺得這樣塑造出來的是一個很友善的「心」世界。
玉齡在訪問的過程中,分享了很多美好的故事、讚美了很多人、也謝謝了很多人,尤其非常謝謝自己的先生和家人,而對於這位志工女王的讚美與謝謝,也遠遠超過如上可以形容的文字…… |
|
|
|
|
|
|
|
|
|
|